产品中心
Products
矿石类
Ores
  • 自然铜
    药品名称
    自然铜 [zì rán tóng]
    始载于
    《雷公炮炙论》
    别名
    石髓铅、方块铜
    性味归经
    辛,平。归肝经。
    功效
    散瘀止痛,续筋接骨。
    药材简介

    自然铜,中药名。为硫化物类矿物黄铁矿族黄铁矿,主含二硫化铁2。采挖后,除去杂石。分布于辽宁、河北、江苏、安徽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四川、云南等地。具有散瘀止痛,续筋接骨的功效。用于跌打损伤,筋骨折伤,瘀肿疼痛。开矿采集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3~9g,多入丸散服,若入煎剂宜先煎。外用适量。

    注意事项

    自然铜为行血散瘀之品,不宜久服。功善活血散瘀,消肿止痛,血虚无瘀者应慎用。

    查看详情
  • 紫石英
    药品名称
    紫石英 [zǐ shí yīng]
    始载于
    《神农本草经》
    别名
    萤石、氟石
    性味归经
    甘,温。归肾、心、肺经。
    功效
    温肾暖宫,镇心安神,温肺平喘。
    药材简介

    紫石英,中药名。为卤化物类矿石紫石英的矿石。具有温肾助阳,镇心安神,温肺平喘的功效。主治肾阳亏虚,宫冷不孕,崩漏带下,心悸怔忡,虚烦不眠,肺寒气逆,痰多咳喘等。开矿采集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煎服,9~15g,先煎。

    注意事项

    阴虚火旺者不能摄精之不孕症及肺热气喘者忌用。

    查看详情
  • 赭石
    药品名称
    赭石 [Zhě Shí]
    查看详情
  • 芒硝
    药品名称
    芒硝 [máng xiāo]
    始载于
    《名医别录》
    别名
    朴硝、皮硝、毛硝、马牙硝、土硝、盆硝
    性味归经
    咸、苦,寒。归胃、大肠经。
    功效
    泻下通便,润燥软坚,清火消肿。
    药材简介

    芒硝,中药名。为硫酸盐类芒硝族矿物芒硝,经加工精制而成的结晶体。具有泻下攻积,润燥软坚,清热消肿的功效。主治积滞便秘,咽痛,口疮,目赤,痈疮肿痛等,外用有清热消肿作用。开矿采集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6~12g,一般不入煎剂,待汤剂煎好后,溶入汤液中服用。外用适量。

    注意事项

   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忌用或慎用。无实热,年老体弱所致的便秘,不宜用。不宜与硫磺、三棱同用。

    查看详情
  • 炉甘石
    药品名称
    炉甘石 [lú gān shí]
    始载于
    《本草品汇精要》
    别名
    甘石、卢甘石
    性味归经
    甘,平。归肝、脾经。
    功效
    解毒明目退翳,收湿止痒敛疮。
    药材简介

    炉甘石,中药名。为碳酸盐类方解石族矿物菱锌矿或碳酸盐类矿物水锌矿,主含碳酸锌3。具有解毒明目退翳,收湿止痒敛疮的功效。主治目赤肿痛,烂弦风眼,多泪怕光,翳膜胬肉,溃疡不敛,皮肤湿疮,阴部湿痒。开矿采集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外用适量

    注意事项

    宜炮制后外用,专做外用,不做内服。


    查看详情
  • 龙骨
    药品名称
    龙骨 [lónɡ gǔ]
    始载于
    《神农本草经》
    性味归经
    甘、涩,平。归心、肝、肾经。
    功效
    镇惊安神,平肝潜阳,收敛固涩。
    药材简介

    龙骨,中药名。为古代大型哺乳类动物象类、三趾马类、犀类、鹿类、牛类等骨骼的化石。具有镇惊安神,平肝潜阳,收敛固涩的功效。主治心神不宁,心悸失眠,惊痫癫狂,肝阳眩晕,滑脱诸证湿疮痒疹,疮疡久溃不敛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煎服,15~30g,先煎。外用适量。镇惊安神、平肝潜阳生用,收敛固涩宜煅用。

    注意事项

    湿热积滞者慎服。

    查看详情
  • 龙齿
    药品名称
    龙齿 [Lónɡ Chǐ]
    性味归经
    味甘、涩,性凉;归心、肝经
    功效

    镇惊安神,清热除烦。

    药材简介
    龙齿,中药名。为古代哺乳动物如象类、犀牛类、三趾马等的牙齿的化石。具有镇惊安神,清热除烦的功效。主治惊痫,癫狂,心悸怔忡,失眠多梦,身热心烦。
    用法用量

    内服:煎汤,10-15g,打碎先煎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研末撒或调敷。

    注意事项

    1、《本草经集注》:得人参、牛黄良。畏石膏。

    2、《雷公炮制药性解》:畏干漆、蜀椒、理石。

    查看详情
  • 浮海石
    药品名称
    浮海石 [fú hǎi shí]
    始载于
    《本草从新》
    别名
    浮石、石花、海石、水泡石、海浮石、浮水石、羊肝石。
    性味归经
    味咸,性寒;归肺,肾经
    功效
    清肺化痰,软坚散结。
    药材简介
    浮海石,中药名。为胞孔科动物脊突苔虫及瘤分胞苔虫[]等的骨骼。具有清肺化痰,软坚散结的功效。主治痰热咳嗽;瘿瘤;疮肿。
    用法用量
    内服:煎汤,9-15g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适量,水飞用。

    查看详情
  • 磁石
    药品名称
    磁石 [cí shí]
    始载于
    《神农本草经》
    别名
    吸铁石、灵磁石、磁铁石
    性味归经
    咸,寒。归心、肝、肾经。
    功效
    镇惊安神,平肝潜阳,聪耳明目,纳气平喘。
    药材简介

    磁石,中药名。为氧化物类尖晶石族矿物磁铁矿,主含四氧化三铁34。具有镇惊安神,平肝潜阳,聪耳明目,纳气平喘的功效。主治心神不宁,惊悸,失眠,癫痫,头晕目眩,耳鸣耳聋,视物昏花,肾虚气喘。开矿采集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煎服,9~30g,先煎。镇惊安神、平肝潜阳宜生用,聪耳明目,纳气平喘宜醋淬后用。

    注意事项

    脾胃虚者,不宜多服、久服。

    查看详情
  • 白矾
    药品名称
    白矾
    别名
    矾石、羽涅、羽泽、理石、白君、明矾、雪矾、云母矾、生矾
    性味归经
    味涩、酸,性寒;归肺脾、肝、大肠经;有小毒
    功效

    外用解毒杀虫,燥湿止痒;内服止血止泻,祛痰开闭。

    药材简介

    白矾,中药名。为硫酸盐类明矾石族矿物明矾石经加工提炼制成的结晶。外用具有解毒杀虫,燥湿止痒的功效;内服具有止血止泻,祛痰开闭的功效。主治疥癣、湿疹瘙痒、疮疡、久泻久痢、吐衄下血、中风痰厥、癫狂痫等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内服:研末,1-3g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适量,研末撒;或吹喉;或调敷;或化水洗漱。生用偏于解毒杀虫,煅枯用偏于收敛生肌。

    注意事项

    本品味涩难服,内服不宜过量,易致呕吐;体虚胃弱者慎服。

    相关配伍

    1、白矾配青黛:白矾燥湿化痰;青黛凉血解毒。两药合用,能清热、凉血、燥湿。适用于黄疸,多研末冲服。

    2、白矾配诃子:白矾收涩燥湿;诃子涩肠敛气。二药相配,可增强涩肠止泻的功效。适用于久泻、久痢、滑脱。

    3、白矾配雄黄:白矾杀虫解毒、敛疮;雄黄燥湿解毒。两药配伍可,增强敛疮、杀虫、解毒的功效。外用适用于湿疮疥癣、瘙痒、流黄水等。

    4、白矾配儿茶:二药都有收涩祛湿、敛疮止血的功效,相配则效力更强。适用于吐血、便血,外用可治口舌生疮、创伤出血。

    5、枯矾配延胡索:枯矾收涩燥湿,敛疮止血;延胡索活血消瘀,行气止痛,二药相配,能敛疮燥湿、制酸止痛。适用于胃溃疡。

    查看详情
服务热线:

13982021982

QQ:1563046254
邮箱: 1563046254@qq.com
地址:总部地址: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新繁街道新龙桥社区12组702号

微信公众号

抖音号: 39174224579
在线留言

CopyRight 2023 All Right Reserved 成都吉安康药业有限公司 《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》编号:(川)-非经营性-2023-0127 蜀ICP备2023023372号 网站技术支持:极客联盟
本网站未发布麻醉药品、精神药品、医疗用毒性药品、放射性药品、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