产品中心
Products
芒硝
药品名称
芒硝 [máng xiāo]
始载于
《名医别录》
别名
朴硝、皮硝、毛硝、马牙硝、土硝、盆硝
性味归经
咸、苦,寒。归胃、大肠经。
功效
泻下通便,润燥软坚,清火消肿。
药材简介

芒硝,中药名。为硫酸盐类芒硝族矿物芒硝,经加工精制而成的结晶体。具有泻下攻积,润燥软坚,清热消肿的功效。主治积滞便秘,咽痛,口疮,目赤,痈疮肿痛等,外用有清热消肿作用。开矿采集。

用法用量

6~12g,一般不入煎剂,待汤剂煎好后,溶入汤液中服用。外用适量。

注意事项

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忌用或慎用。无实热,年老体弱所致的便秘,不宜用。不宜与硫磺、三棱同用。

应用

1.治阳明病,腹满而喘,有潮热,手足然汗出者,大便硬:大黄四两(酒洗),厚朴半斤(炙,去皮),枳实五枚(炙),芒硝三合。上四味,以水一斗,先煮二物,取五升,去滓,纳大黄,更煮取二升,去滓,纳芒硝,更上微火一两沸。分温再服,得下,余勿服。(《伤寒论》大承气汤)


2.治伤寒六七日,结胸热实,脉沉而紧,心下痛,按之石硬者:大黄六两(去皮),芒硝一升,甘遂一钱匕。上三味以水六升,先煮大黄,取二升,去滓,纳芒硝,煮一两沸,纳甘遂末。温服一升,得快利,止后服。(《伤寒论》大陷胸汤)


3.治食物过饱不消,遂成痞膈:马牙消一两(碎之),吴茱萸半升(陈者)。煎取吴萸浓汁,投消。乘热服,良久未转,更进一服。(《经验方》)


4.治天行壮热,狂言谬语五六日者:鸡子三枚,芒硝方寸匕,井花水一杯。上三味合搅,尽服之。心烦下则愈。(《外台》引《古今录验方》)


5.治暴赤眼,涩痛难开:马牙消一分,上一味,为细末,安于鉴上,侧置铜盆中,夜露之,令露滴消,铜盆内盛,取点目中。(《圣济总录》)


6.治眼有翳:芒硝一大两,置铜器中,急火上炼之,放冷后,以生绢细罗,点眼角汁,每夜欲卧时一度点。(《孙真人食忌》)


7.治乳蛾:芒硝一钱五分,胆矾八分,雄黄八分,明矾八分。俱研细,和匀,吹人喉中。(《医学广笔记》)


8.治一切痈肿:生地黄三升,芒硝三合,豉一升。上三味同捣,薄之,热即易之,取瘥。(《千金方》)


9.治疮肿,一切风热:大黄二两(半生半熟),芒硝、甘草各一两。上为末,炼蜜丸如弹子大。每服半丸,食后,茶清、温酒任化下,童便半盏研化服亦得。(《卫生宝鉴》破棺丹)


10.治走注风脚疼痛筋脉拘急:马牙消(煅)一两,草乌二枚(烧存性)。上为末,每二三钱,姜汁一盏,慢火熬成膏,摊帛上贴痛处,日二次换。亦可用芥子末鸡蛋清调敷。(《医林类证集要》)


11.治隐疹百疗不瘥者:黄连、芒硝各五两。上二味以水六升,煮取半,去泽,洗之,日四五。(《千金方》)

 

相关配伍

1.与大黄相须为用,以增强泻下热结作用,用于治疗肠道实热积滞、大便燥结,如大承气汤、调胃承气汤。吹喉或滴眼,可治疗咽喉肿痛、口疮、目赤。


2.可与硼砂、冰片配伍同用;外敷可用于乳痈,以消除肿块,也可作回乳之用。

炮制
现代炮制

1.朴硝:取原药材,除去杂质。


2.芒硝:取适量鲜萝卜,洗净,切成片,置锅中,加适量水煮透,投入适量天然芒硝(朴硝)共煮,至全部溶化,取出过滤或澄清以后取上清液,放冷。待结晶大部析出,取出置避风处适当干燥即得。其结晶母液经浓缩后可继续析出结晶,直至不再析出结晶为止。朴硝每100千克用萝卜20千克。


3.玄明粉(风化硝):取重结晶之芒硝,打碎,包裹悬挂于阴凉通风处,令其自然风化失去结晶水,全部成白色质轻粉末,过筛;或煅成粉末状,取出,放凉。

 

古法炮制

《雷公炮炙论》
雷公云:凡使,先以水飞过,用五重纸滴过,去脚,于铛中干之,方入乳钵,研如粉任用。
芒硝是朴硝中炼出,形似麦芒者,号曰芒硝。

服务热线:

13982021982

QQ:1563046254
邮箱: 1563046254@qq.com
地址:总部地址: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新繁街道新龙桥社区12组702号

微信公众号

抖音号: 39174224579
在线留言

CopyRight 2023 All Right Reserved 成都吉安康药业有限公司 《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》编号:(川)-非经营性-2023-0127 蜀ICP备2023023372号 网站技术支持:极客联盟
本网站未发布麻醉药品、精神药品、医疗用毒性药品、放射性药品、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