赤芍,中药名。为毛茛科植物芍药或川赤芍的干燥根。春、秋二季采挖,除去根茎、须根及泥沙,晒干。苦,微寒。归肝经。具有清热凉血,活血祛瘀的功效。主治温毒发斑,血热吐衄,目赤肿痛,痈肿疮疡,肝郁胁痛,经闭痛经,癥瘕腹痛,跌打损伤。赤芍是著名野生地道中药材,应用历史悠久,用量较大、用途广泛且需求较为刚性,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出口。
煎服,6~12g。
不与藜芦同用。血虚者慎服。孕妇及月经过多者不宜用。
1.治温毒发斑,可配水牛角、牡丹皮、生地黄等药用;治血热吐衄,可配生地黄、大黄、白茅根等药用。
2.治肝经风热目赤肿痛、羞明多眵,配荆芥、薄荷、黄芩等,如芍药清肝散(《原机启微》);取本品清热凉血,散瘀消肿之功,治热毒壅盛,痈肿疮疡,可配银花、天花粉、乳香等,如仙方活命饮(《校注妇人良方》),或配连翘、栀子、玄参等,如连翘败毒散(《伤寒全生集》)。
3.治肝郁血滞之胁痛,可配柴胡、牡丹皮等,如赤芍药散(《博济方》);治血滞经闭、痛经、癥瘕腹痛,可配当归、川芎、延胡索等,如少腹逐瘀汤(《医林改错》);治跌打损伤,瘀肿疼痛,可配虎杖,如虎杖散(《圣济总录》),或配桃仁、红花、当归等。
1.与生地黄、大黄、白茅根等同用,可用于血热吐衄。
2.与金银花、天花粉、乳香等同用,可用于热毒壅盛,痈肿疮疡。
3.与当归、川芎、延胡索等同用,可用于血滞经闭、痛经、癥瘕腹痛等症。
炮制方法:
1.赤芍:取原药材,除去杂质,分开大小,洗净,润透,切厚片,干燥,筛去碎屑。
2.炒赤芍:取净赤芍片,置炒制容器内,用文火加热,炒至颜色加深,取出晾凉,筛去碎屑。
3.酒赤芍:取净赤芍片,加黄酒拌匀,稍闷,待酒被吸尽后,置炒制容器内,用文火加热,炒至微黄色,取出晾凉,筛去碎屑。
每100kg赤芍片,用黄酒12kg。
炮制作用:
1.赤芍:味苦,性微寒。归肝经。具有清热凉血、散瘀止痛的功能。赤芍生品以清热凉血力胜。多用于瘟病热入血分的身热出血,目赤肿痛,痈肿疮毒。
2.炒赤芍药:性缓和,活血止痛而不寒中,可用于瘀滞疼痛。常与川芎、白芷、当归、红花等配伍治疗头部外伤之瘀血疼痛。
3.酒赤芍:以活血散瘀见长,清热凉血作用甚弱。多用于闭经或痛经,跌打损伤,常与当归、狗脊、自然铜等配伍应用。
《中国药典》 除去杂质,分开大小,洗净,润透,切厚片,干燥。
13982021982
QQ:156304625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