合欢皮,中药名。为豆科合欢属植物合欢的树皮。具有解郁安神,活血消肿的功效。主要用于心神不宁,念怒忧郁,烦躁失眠,跌打损伤,筋断骨折,血瘀肿痛以及肺痈、疮痈肿毒等。
煎服,6~12g。外用适量,研末调敷。
1.味甘性平,功善解郁安神。心神不安、虚烦失眠等神志异常由痰热等其他因素所致者,须适当配伍,不宜单味药服用。
2.有降低血压的作用,低血压患者不宜大量应用,尤其是合欢缩宫素注射剂应慎用。
3.有明显的兴奋子宫平滑肌的作用,妊娠期慎用,合欢缩宫素注射剂禁用。
4.合欢皮所含山合欢皂苷E有杀伤精子的作用。青年男性不宜大量长期服用。
1.治咳有微热,烦满,胸心甲错,是为肺痈。黄昏(是合昏皮也)手掌大一片。细切,以水三升,煮取一升,分三服。(《千金方》黄昏汤)
2.治肺痈久不敛口:合欢皮、白蔹。二味同煎服。(《景岳全书》合欢饮)
3.治打扑伤损筋骨:夜合树皮四两(炒干,末之),入麝香、乳香各一钱。每服三大钱,温酒调,不饥不饱时服。(《续本事方》)
4.治打扑伤损骨折:夜合树(去粗皮,取白皮,锉碎,炒令黄微黑色)四两,芥菜子(炒)一两。上为细末,酒调,临夜服;粗滓罨疮上,扎缚之。此药专按骨。(《百一选方》)
5.治蜘蛛咬疮:合欢皮,捣为末,和铛下墨,生油调涂。(《本草拾遗》)
1.心神不宁,奋怒忧郁,烦躁失眠本品性味甘平,人心肝经,善解肝郁,为悦心安神之要药,能使五脏安和,心志欢悦,以达安神解郁之效。情志不遂,奋怒忧郁,烦躁失眠,心神不宁者,配伍柏子仁、酸枣仁,龙齿、琥珀、夜交藤等。
2.跌打骨折、血瘀肿痛本品入心、肝血分,善活血祛瘀,续筋接骨,故可用于跌打损伤,筋断骨折,血瘀肿痛之证。跌打损伤、骨折疼痛者,配伍当归、乳香、桃仁、红花等。
3.肺痈,疮痈肿毒本品有活血消痈,止痛生肌之功,能消散内外痈肿、肺痈、胸痈、咳吐脓血者,单用或配伍鱼腥草、桃仁、芦根等;疮痈肿毒者,配伍蒲公英、紫花地丁、野菊花、银花、连翘等。
净制除去杂质,洗净,干燥(《中国药典》1995年版)。
切制润透,切丝或块,干燥(《中国药典》1995年版)。
《中药大辞典》
清水浸泡洗净,捞出,闷润后先划成相等大的长条,再切块或切丝,干燥。
明代有去粗皮,锉碎炒令黄,微黑(《普济方》),焙炒法(《乘雅》)。以后基本沿用前法。
13982021982
QQ:156304625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