钩藤,中药名。为茜草科钩藤属植物钩藤0、大叶钩藤、毛钩藤、华钩藤或无柄果钩藤的带钩茎枝。具有清热平肝,息风止痉的功效。主治肝风内动,惊痫抽搐;肝火上攻或肝阳上亢之头痛眩晕等;风热表证之头痛目赤,斑疹透发不畅等。
煎服,3~12g,后下。
1.甘寒,有一定的清热作用。脾胃虚寒肾阳虚者,以及外感风寒,内伤生冷等证不宜大量长期服用。
2.有明显的抑制中枢神经的作用。昏迷病人禁用;老年人和婴幼儿不宜长期大量服用。
3.可以减慢心率,降低血压。心动过缓、低血压患者不宜大量长期服用,以免加重病情。
4.有兴奋子宫平滑肌的作用,孕妇及先兆流产者慎用。
5.高血压病人服用钩藤总碱治疗量时,副作用轻微,个别岀现心动过缓、头晕、皮疹、月经量减少等,但停药后可自行消除。
1.治疗小儿夜啼:采用蝉蜕钩藤散加减,钩藤、蝉蜕、白芍、木香、川芎、延胡治疗小儿夜啼有效。
2.治疗面神经麻痹:用芍药钩藤木耳汤加味配以针灸治疗面神经麻痹有效。此外,临床上还有用钩藤治疗链霉素反应、脚癣、百日咳等报道。
1.临床常与天麻配伍,清热平肝、息风止痉,治疗肝阳偏亢,肝风上扰之证,如天麻钩藤饮;
2.与白芍配伍,柔肝养阴、平肝息风,治疗肝阴不足、虚阳上亢之头痛眩晕、急躁易怒、失眠多梦等症;
3.与羚羊角(现为山羊角)配伍,凉肝息风,增液舒筋,治疗肝热生风证,如羚角钩藤汤。
1.净制拣去杂质,去老梗,洗净,晒干(《中国药典》1963年版)。
2.切制取原药材,除去杂质。未切者,用水淋洗,润软,切段,干燥(《规范》)。
3.炮制蒸制:取钩藤蒸1~2小时,晒干(《汇典》)。
《中药大辞典》
拣去老梗、杂质,洗净,晒干。
13982021982
QQ:156304625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