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扁豆,为豆科扁豆属植物植物扁豆的种子。具有补脾止泻,消暑化湿,和中解毒的功效。主治脾虚泄泻,湿浊带下,暑湿吐泻,酒毒伤胃或鱼蟹中毒等。
煎服,9~15g。健脾化湿、止泻止带宜炒用,和中消暑宜生用。
阴寒内盛者忌用。
1.治疗儿童铅吸收:以党参、黄芪、陈皮、茯苓、白扁豆、当归、白术、麦芽等药物组方参芪散Ⅱ号,治疗铅吸收患儿有效。
2.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迟发性神经病:采用西医常规疗法(泼尼松、维生素B1胞二磷胆碱等),同时加服中药参苓白术散并针刺、按摩,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迟发性神经病有效。
3.对实体瘤白血病在联合化疗中的减毒作用:滋阳回生丹胶囊由白扁豆、白术、党参、甘草、黄芪等组成,具有对实体瘤白血病在联合化疗中的减毒作用。
4.此外,尚有用扁豆治疗阿尔采默病、慢性胃炎、糖尿病等报道。
1.配香薷:香薷芳香辛温,外能发汗祛暑以解表,内可化湿去浊而和中,二药合用,清暑化湿之力增强,且香薷辛温发汗解表,共治暑热内蕴、寒湿外束之证,表里兼治,寒、湿、暑皆清。
2.配白术:白术甘苦温,补脾益气,燥湿利水,为健脾之要药,二药配伍,健脾和胃,苦燥芳化,共祛湿邪,用于脾虚湿重之泄泻、带下诸证。
3.配天花粉:天花粉甘苦酸寒,甘酸生津,止渴润燥,扁豆补脾,扶养胃气,生津止渴,二药共治热病伤津、烦躁消渴。
4.配芡实:芡实甘涩固敛,甘补益,既补脾祛湿止泻痢,又益精补肾固下元,二药相伍,用于脾虚泄泻及白带过多诸证。
5.配麦冬:麦冬甘寒,清心除烦,滋补胃阴而润燥;扁豆甘温,补益脾气,升清降浊而生津。一滋阴,一补阳,阴阳互补,益气养阴,润燥止渴。
6.配绿豆:绿豆甘寒,甘能补脾,寒可清热且有解表之功,与扁豆配伍,共解酒毒、河豚鱼毒及一切草木中毒。
白扁豆除去杂质。用时捣碎。
《中药大辞典》
白扁豆: 除去杂质。用时捣碎。
炒白扁豆: 取净白扁豆,炒至微黄色,用时捣碎。
扁豆仁:取净白扁豆,置沸水中煮至皮微鼓起和松软,捞出,倒入凉水,搓去皮,晒干,捣碎用;或炒黄用。(皮晒干即为扁豆皮)
13982021982
QQ:156304625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