产品中心
Products
黄芪
Astragalus membranaceus
药品名称
黄芪 [huáng qí]
始载于
《神农本草经》
别名
绵黄芪、黄耆、戴糁、戴椹、独椹
性味归经
甘,微温。归脾、肺经。
功效
补气升阳,益卫固表,利水消肿,生津养血,行滞通痹,托毒排脓,敛疮生肌。
药材简介

黄芪,中药名。为豆科黄芪属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根。具有健脾补中,升阳举陷,益卫固表,利尿,托毒生肌的功效。主治脾气虚证,肺气虚证,气虚自汗证,气血亏虚,疮疡难溃难腐,或溃久难敛等。野生黄芪需2-3年才挖。

用法用量

内服:煎服,10-20g,大剂量30-60g。固表止汗、托疮排脓、生肌敛疮、利水退肿宜生用,益气补中宜蜜炙用,补脾益气升阳宜炙用。

注意事项

凡表实邪盛,疮疡初起,或溃后热毒尚盛者,均不宜用。

 

【禁忌】

1、中药配伍禁忌:恶龟甲、白鲜皮。

2、中西药配伍禁忌:

(1)不宜与降血压药合用,以防出现直立性低血压等。

(2)不宜与强心苷药物合用,药效累加,增加毒性。

(3)与肝素、华法林、阿司匹林等药物合用可增加出血倾向。可以降低肾上腺素的升压作用,不宜同用。

3、饮食禁忌:忌食萝卜、绿豆和强碱性食物葡萄、茶叶、葡萄酒、海带芽、海带等。

应用

黄芪具有增强免疫系统,抵御疾病、增强体质,抗氧化延缓衰老,改善心功能状态,抗病毒,抗癌等功能,其药效显著,历史悠久,应用广泛,黄黄芪有延缓衰老、降压、强心及扩张冠状动脉、改善心肌血液供应的作用,还有较强的利尿作用和一定的消除尿蛋白的作用,并能抑制胃液的分泌,减少胃酸,从而对消化性溃疡有治疗作用。黄芪在临床上可用于气虚乏力、久泻脱肛、自汗、水肿、子官脱垂、慢性肾炎蛋白尿、糖尿病、疮口久不愈合等。

相关配伍

1.临床常与人参、升麻、柴胡配伍,补气健脾、升阳举陷,治疗脾虚中气下陷之久泻脱肛,内脏下垂,如补中益气汤;

2.与人参、白术配伍,补气摄血,治疗脾虚不能统血所致失血证,如归脾汤;

3.与白术、防风等品配伍,益卫固表,治疗表虚自汗而易感风邪,如玉屏风散。

4.黄芪配人参:黄芪长于补气升阳,益卫固表,偏于温补固护;人参善于大补元气生津止渴,偏于滋补强壮。两药配伍,相须为用,为甘温补气的重要配伍。适用于气虚所致神疲、食少、自汗等身体虚弱诸证。

5.黄芪配附子:黄芪长于补气升阳,益卫固表;附子善于回阳救逆,温肾助阳。两药配伍,可增强温里助阳、固表止汗的作用。适用于气虚下陷兼阳虚者,症见汗出恶风,小便不利,肢体沉重麻木等。

6.黄芪配白术:黄芪长于益气补虚;白术善于健脾益气。两药配伍,可增强补气健脾的作用。适用于气虚脾弱所致倦怠乏力、气短懒言等。

7.黄芪配当归:黄芪补脾肺之气,以益生血之源;当归养心肝之血,以补血和营。

两药配伍,可增强益气生血的作用。适用于劳倦内伤、肌热面赤、烦渴、脉虚大乏力及疮疡、血虚发热、诸气血不足等。

8.黄芪配升麻:黄芪甘温,长于补气升阳;升麻辛甘微寒,善于解表升阳。两药配伍,可增强升阳举陷的作用。适用于气虚下陷的崩漏、脱肛、子宫脱垂等。

9.黄芪配防风:黄芪补气固表;防风祛风解表。两药相配,防风能载黄芪补气达于周身,黄芪得防风之疏散而不固邪,防风得黄芪之固表而不疏散。散中寓补、补中兼疏为相畏相使的应用。适用于虚人四肢酸痛、表虚自汗等。

10.黄芪配桂枝:黄芪长于益气行血;桂枝善于温经通脉。两药配伍,可增强益气通脉,温经和血的作用。适用于气血营卫不足、肌肉疼痛、肩臂麻木等。

【鉴别用药】

1、生黄芪与蜜炙黄芪:历史上黄芪曾经有过清炒、米炒、酒炙、蜜炙、盐炙、麸炒后盐汤制等多种炮制方法,如《本草通玄》曰:“古人制黄芪多用蜜炙,愚易以酒炙,既助其达表,又行气泥滞也。若补肾及崩带淋浊中,须盐水炒之”。但目前黄芪的炮制品主要有生黄芪与蜜炙黄芪两种。两者均性味甘温,归肺、脾经,具补气固表,利尿,托毒排脓,敛疮生肌之功。然生黄芪擅长固表止汗,利水消肿,托疮排脓,多用于卫气不固,自汗时出,体虚感冒,水肿,疮疡不溃或久溃不敛。蜜炙黄芪则以益气补中见长,每用于气虚乏力,食少便溏者。

2、人参与黄芪:两者均为补气要药,味甘微温,归脾、肺经,皆具补脾益肺之功,且常相须为用。然人参为五加科植物,味微苦,又入心经,其补益力最强,能大补元气,复脉固脱,用于气虚欲脱、脉微欲绝之危重证抢救;又可益气生津,用于热病口渴、气津两伤及消渴证;尚有安神益智、益气壮阳之效,用治失眠健忘、阳痿等。黄芪属豆科植物,虽无大补元气之功,但擅长益气升阳,凡脾阳不升、中气下陷者,常以本品为主以补气健脾、升阳举陷;兼能益卫固表、利水消肿、托疮生肌,又可用于卫表不固、自汗易感、气虚水肿、小便不利、疮疡内陷、脓成不溃、溃久不敛等。

3、党参与黄芪:两者均为补气要药,入脾、肺经而具益气、养血之功,同治脾肺气虚诸证,且常相须为用。然党参性味甘平,入脾、胃经而力稍逊,功专补中益肺、益气生血,且不燥不膩,治气虚及气血两亏、气津两伤的轻证,慢性病常可代人参用之。黄芪味甘性微温,入脾、胃经而力胜,不仅以益气升阳见长,而且能益卫固表、利水消肿、托疮生肌,除了主治脾阳不升、中气下陷者外,还可用于卫表不固、自汗易感,气虚水肿、小便不利,疮疡内陷,脓成不溃、溃久不敛等。

现代炮制

炮制方法:
1.黄芪:取原药材,除去杂质,大小分开,洗净,润透,切厚片,干燥。
2.炙黄芪:取熟蜜,加适量开水稀释后,淋入净黄芪片中拌匀,闷润,置炒制容器内,用文火加热,炒至深黄色、不粘手时,取出晾凉。 每100kg黄芪片,用熟蜜25kg。


炮制作用:
1.黄芪:味甘,性温。归肺、脾经。具有补气固表,利尿托毒,排脓,敛疮生肌的功能。生品长于益卫固表,托毒生肌,利尿退肿。常用于表卫不固的自汗或体虚易于感冒,气虚水肿,痈疸不溃或溃久不敛。
2.炙黄芪:甘温而偏润,长于益气补中。多用于脾肺气虚,食少便溏,气短乏力或兼中气下陷之久污脱肛、子宫下垂以及气虚不能摄血的便血、崩漏等出血证;也可用于气虚便秘。

 

古法炮制

《雷公炮炙论》
雷公云:凡使,勿用木耆草,真相似,只是生时叶短并根横。
凡修事,先须去头上皱皮了,蒸半日,出,后用手擘令细,于槐砧上剉用。

《中国药典》
除去杂质,大小分开,洗净,润透,切厚片,干燥。
蜜黄芪:取黄芪片,照蜜炙法炒至不粘手。

<    | 没有了
服务热线:

13982021982

QQ:1563046254
邮箱: 1563046254@qq.com
地址:总部地址: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新繁街道新龙桥社区12组702号

微信公众号

抖音号: 39174224579
在线留言

CopyRight 2023 All Right Reserved 成都吉安康药业有限公司 《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》编号:(川)-非经营性-2023-0127 蜀ICP备2023023372号 网站技术支持:极客联盟
本网站未发布麻醉药品、精神药品、医疗用毒性药品、放射性药品、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