干姜,中药名。为姜科姜属植物姜的干燥根茎。具有温中散寒,回阳通脉,温肺化饮的功效。主治脘腹冷痛,呕吐,泄泻,亡阳厥逆,寒饮喘咳,寒湿痹痛。
煎服,3~10g。
阴虚内热、血热妄行者禁服。
1.治干呕吐逆、吐涎沫,配半夏,以温中和胃、降逆止呕,如《金匮要略》半夏干姜散。
2.治脾胃虚寒之脘腹冷痛,吐逆下利,配党参、白术、炙甘草等,以健脾益气,温中散寒,如《伤寒论》理中丸。
3.治亡阳欲脱所致四肢厥逆,脉微欲绝,常与附子相须为用,既能辅助附子以增强回阳救逆功效,又可减低附子的毒性,如《伤寒论)通脉四逆汤、干姜附子汤等。
4.治寒饮伏肺,症见咳嗽气喘、形寒背冷、痰多清稀等。配细辛、麻黄等,以增强药力,方如《伤寒论》小青龙汤、《金匮要略》苓甘五味姜辛汤。
5.治寒湿痹痛,配苍术、独活、乌头等药,以增强散寒除湿之效。
1.与附子相须配伍,温中散寒、回阳救逆,治疗胃中虚冷,元阳欲绝,如四逆汤;
2.与半夏相使配伍,温中止呕,治疗胃寒呕吐,如半夏干姜散;
3.与人参、白术、甘草相使配伍,温中益气,治疗中焦虚寒,如理中丸;
4.与麻黄、细辛、五味子相使配伍,温肺化饮,治疗肺寒咳嗽,如小青龙汤。
除去杂质,略泡,洗净,润透,切厚片或块,干燥。
《本草经集注》陶弘景
凡作干姜法,水淹三日毕,去皮置流水中六日,更去皮,然后晒干,置瓮缸中,谓之酿也。
《中药大辞典》
干姜:拣净杂质,用水浸泡3~6小时,捞出,闷,润后切片或切成小方块,晒干。
炮姜:取姜块,置锅内用武火急炒至发泡鼓起,外皮呈焦黄色,内呈黄色,喷淋清水少许,取出,晒干。
13982021982
QQ:156304625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