益母草,中药名。为唇形科益母草属植物益母草的新鲜或干燥地上部分。具有活血调经,利尿消肿,清热解毒的功效。症状月经不调,痛经经闭,恶露不尽,水肿尿少,疮疡肿毒。在开花时采收。
煎服,9~30g;鲜品12~40g。
孕妇慎用。
1.堕胎下血:小蓟根叶、益母草五两。水二大碗,煮汁一碗,再煎至一盏,分二服,一日服尽。(《圣济总录》)
2.产后血晕,心气欲绝:益母草研汁,服一盏,绝妙。(《子母秘录》)
3.产后血闭不下者:益母草汁一小盏,入酒一合,温服。(《圣惠方》)
1.临床常与丹参、芍药、当归伍用,治疗血滞所致的闭经,痛经,月经不调;
2.血滞兼有气血亏虚者,益母草可与八珍汤合用;
3.血滞偏寒者,可与肉桂、香附、延胡索伍用;
4.血瘀兼气滞者,常与木香(或香附)、当归、川芎伍用。
炮制方法:
1.鲜益母草:取鲜药材除去杂质,迅速洗净。
2.干益母草:取原药材,除去杂质,切去残根,迅速洗净,略润,切段,干燥。
3.酒益母草:取净干益母草段,喷洒定量黄酒拌匀,稍闷润,待酒被吸尽后,置炒制容器内,用文火加热,炒干,取出晾凉。 每100kg益母草段,用黄酒15kg。
炮制作用:
1.益母草:味苦、辛,性微寒。临床多生用或鲜用,具有活血调经,利水消肿的功能。用于月经不调,痛经,经闭,恶露不尽,水肿尿少,急性肾炎水肿及疔疮乳痈。
2.酒益母草:寒性缓和,活血祛瘀、调经止痛的作用增强。多用于月经不调,恶露癥瘕,瘀滞作痛及跌打伤痛等。
《中药大辞典》
拣去杂质,洗净,润透,切段,晒干。
13982021982
QQ:1563046254